建設世界級濱水名城 武漢市排水公司以創新運維
點擊:時間:2022-03-22
建設世界級濱水名城 武漢市排水公司以創新運維模式加快綠色發展
楚天全媒體
2022-03-22 11:33
陽春三月,花草芳菲。第三十屆“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來臨,坐擁美不勝收、人水和諧的兩江畫廊,懷抱風光旖旎、碧波蕩漾的東湖,武漢的春天比別處多一點水、多一分綠。
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長久以來,武漢市水務集團旗下武漢控股公司所屬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排水公司”)致力于城鎮污廢水的治理與再利用,用科技力量,助力河湖復蘇。
探索流域治理新發展,構建一體化運維模式
經歷一天風雨洗滌的城市格外清爽明亮,而每一次暴風雨,都像是一場檢驗市排水公司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的應急體系與精細化管理能力的大考。
3月20日晚8時許,春雷陣陣,暴雨如注,作為大東湖深隧關鍵節點的3個進水預處理站運行管理負責人鄧輝正堅守公司調度中心,通過管網監測信息系統、廠站設施監測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梳理大東湖核心區水環境現狀和排水現狀,同時借助智慧監控平臺實現精準指揮調度。
凌晨,二郎廟預處理站突發設備異常,鄧輝立即冒雨趕赴現場,適時調整機組運行,確保深隧系統安全抽排。過去一天,這群排水人徹夜不眠,逆風而行,守望相助,共同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20年,全國首條污水深隧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通水運行,半個武昌城的污水駛入地下快車直達北湖污水處理廠,高效提升了大東湖核心區水環境質量。市排水公司以生態理念、系統思維為引領,通過“廠網河湖一體化”調度方式,有效協調雨污、水岸、市區、建管等多個環節,使污水處理廠、各預處理站、污水泵站在不同工況條件下達到穩定運行,更實現了流域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貫徹落實了武漢市政府整合流域內水環境治理涉水設施于一體的運維管理目標。
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
科技賦能低碳發展,實現更高標準排放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雨的映襯下,城市的夜更顯寂靜。此時在黃家湖污水處理廠前池觀察平臺,運行車間主任張星早已習慣在雨中現場工作,正為即將到來的大雨提前最大限度將液位降到最低,為協同處理初期雨水做好準備。
隨著雨點飛舞到雨網密布,打在池面上也打在他的身上,清理格柵浮渣、調整生物池的曝氣量、加大藥劑投加量,動作迅速,干凈利落。一陣狂風驟雨卷過后迎來了短暫的寧靜,張星和運行人員仍不松懈,細心的調整著各項工藝參數,保證廠區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堅守生態底線,不斷提升城市水環境品質,市排水公司快馬加鞭。2021年3月,作為武漢市湯遜湖、南湖水環境攻堅提升中的一項重要工程,湯遜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改擴建工程投入運行,極大彌補湯遜湖廠現有10萬立方米/日處理能力的不足,進一步緩解東湖高新區域內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長的需求。
6月,黃家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進水調試,多級AAO生物池+二沉池+超濾膜池+消毒污水處理工藝,尾水出水水質主要指標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兩個污水處理廠的擴建提升將有助于湯遜湖、黃家湖、青菱湖、南湖和野芷湖水環境保護,改善區域水環境,促進城市和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黃家湖污水處理廠鳥瞰圖
中水活用活水循環,堅持加速綠色發展
“咱們廠每天的中水供水量約為1090噸,大概是普通三口之家5年的飲水量。”在2021年三金潭污水處理廠開放日活動中,工作人員手持中水樣品向市民介紹著“這些中水將回用于綠化澆灌、道路灑掃、美化環境,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市民們一邊仔細觀摩,一邊嘖嘖稱贊。遠處,三金潭污水處理廠辦公樓上“擼起袖子加油干,敢叫污水變清泉”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三金潭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
近年來,市排水公司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讓“綠色基因”融入企業發展的血脈,中水回用項目的實施,是公司深耕水處理行業、延伸水務環保產業鏈的一個縮影。目前針對“用途多樣化、用水量不均、地理分布廣、需水頻率高而不均”等需求特點,公司部署中水利用整體戰略規劃,已在其他具備條件的污水處理廠逐步推廣,實現自給自足,自產自用,基本覆蓋廠區生產回用、綠化保潔、設備反沖洗、除臭系統噴淋等多方面,有力節約淡水資源的同時,實現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亦將銳意不止、進取不斷,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的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治水提質為抓手,以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全力以赴推進水環境治理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世界濱水生態名城作出更大的貢獻。(通訊員周玄月)
楚天全媒體
2022-03-22 11:33
陽春三月,花草芳菲。第三十屆“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來臨,坐擁美不勝收、人水和諧的兩江畫廊,懷抱風光旖旎、碧波蕩漾的東湖,武漢的春天比別處多一點水、多一分綠。
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長久以來,武漢市水務集團旗下武漢控股公司所屬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排水公司”)致力于城鎮污廢水的治理與再利用,用科技力量,助力河湖復蘇。
探索流域治理新發展,構建一體化運維模式
經歷一天風雨洗滌的城市格外清爽明亮,而每一次暴風雨,都像是一場檢驗市排水公司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的應急體系與精細化管理能力的大考。
3月20日晚8時許,春雷陣陣,暴雨如注,作為大東湖深隧關鍵節點的3個進水預處理站運行管理負責人鄧輝正堅守公司調度中心,通過管網監測信息系統、廠站設施監測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梳理大東湖核心區水環境現狀和排水現狀,同時借助智慧監控平臺實現精準指揮調度。
凌晨,二郎廟預處理站突發設備異常,鄧輝立即冒雨趕赴現場,適時調整機組運行,確保深隧系統安全抽排。過去一天,這群排水人徹夜不眠,逆風而行,守望相助,共同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20年,全國首條污水深隧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通水運行,半個武昌城的污水駛入地下快車直達北湖污水處理廠,高效提升了大東湖核心區水環境質量。市排水公司以生態理念、系統思維為引領,通過“廠網河湖一體化”調度方式,有效協調雨污、水岸、市區、建管等多個環節,使污水處理廠、各預處理站、污水泵站在不同工況條件下達到穩定運行,更實現了流域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貫徹落實了武漢市政府整合流域內水環境治理涉水設施于一體的運維管理目標。
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
科技賦能低碳發展,實現更高標準排放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雨的映襯下,城市的夜更顯寂靜。此時在黃家湖污水處理廠前池觀察平臺,運行車間主任張星早已習慣在雨中現場工作,正為即將到來的大雨提前最大限度將液位降到最低,為協同處理初期雨水做好準備。
隨著雨點飛舞到雨網密布,打在池面上也打在他的身上,清理格柵浮渣、調整生物池的曝氣量、加大藥劑投加量,動作迅速,干凈利落。一陣狂風驟雨卷過后迎來了短暫的寧靜,張星和運行人員仍不松懈,細心的調整著各項工藝參數,保證廠區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堅守生態底線,不斷提升城市水環境品質,市排水公司快馬加鞭。2021年3月,作為武漢市湯遜湖、南湖水環境攻堅提升中的一項重要工程,湯遜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改擴建工程投入運行,極大彌補湯遜湖廠現有10萬立方米/日處理能力的不足,進一步緩解東湖高新區域內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長的需求。
6月,黃家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進水調試,多級AAO生物池+二沉池+超濾膜池+消毒污水處理工藝,尾水出水水質主要指標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兩個污水處理廠的擴建提升將有助于湯遜湖、黃家湖、青菱湖、南湖和野芷湖水環境保護,改善區域水環境,促進城市和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黃家湖污水處理廠鳥瞰圖
中水活用活水循環,堅持加速綠色發展
“咱們廠每天的中水供水量約為1090噸,大概是普通三口之家5年的飲水量。”在2021年三金潭污水處理廠開放日活動中,工作人員手持中水樣品向市民介紹著“這些中水將回用于綠化澆灌、道路灑掃、美化環境,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市民們一邊仔細觀摩,一邊嘖嘖稱贊。遠處,三金潭污水處理廠辦公樓上“擼起袖子加油干,敢叫污水變清泉”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三金潭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
近年來,市排水公司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讓“綠色基因”融入企業發展的血脈,中水回用項目的實施,是公司深耕水處理行業、延伸水務環保產業鏈的一個縮影。目前針對“用途多樣化、用水量不均、地理分布廣、需水頻率高而不均”等需求特點,公司部署中水利用整體戰略規劃,已在其他具備條件的污水處理廠逐步推廣,實現自給自足,自產自用,基本覆蓋廠區生產回用、綠化保潔、設備反沖洗、除臭系統噴淋等多方面,有力節約淡水資源的同時,實現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亦將銳意不止、進取不斷,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的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治水提質為抓手,以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全力以赴推進水環境治理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世界濱水生態名城作出更大的貢獻。(通訊員周玄月)